浙江招商网络> 正文
原标题: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部署,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推进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锚定目标,打造海洋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实干争先、跨越发展,强化做强存量、做多增量“双轮驱动”,实施制造业“抓大扶中育小”战略,坚定实施工业经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强化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海洋特色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整合现有各类市级工业资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其他市委市政府要求的重点工作。到202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企业数量均实现“翻一番”,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投资30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37万元以上。
二、凝心合力,全面聚焦平台发展
(三)高起点建设工业发展主平台。将制造业作为全市开发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园区管理机制,推动高端创新资源、优质要素向园区集聚,加快园区制造业项目招引,优化布局一批绿色石化、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清洁能源等临港产业,建设成为工业经济主平台。重点打造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绿色石化基地作为市级工业发展主平台,定海工业园区、普陀经济开发区、岱山经济开发区作为县(区)工业发展主平台,远洋渔业基地作为远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平台,建设小微企业园作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集聚成长的平台。重点开发区(园区)年工业产值增速等指标明显高于本地区平均增速,每年落地先进制造业项目10个以上,招引项目中制造业项目数和投资额占比达到70%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投促中心、市资源规划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列第一的为牵头单位,各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为责任主体。下同)
(四)推动平台产业合理布局。进一步明确各园区平台产业发展重点,推动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先进信息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现代航空、“光芯屏端网”等高端制造业产业基地;绿色石化基地统筹鱼山及四个拓展区块,充分发挥区域协同优势,逐步建成高端化、集约化、链群化、绿色化的一流石化深加工基地;定海工业园区重点打造船舶海工及临港机械装备、粮油精深加工仓储、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配套装备、先进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远洋渔业基地重点打造远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普陀经济开发区(含六横)重点发展生命健康及海洋生物医药、船舶海工及临港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岱山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石化配套装备、船舶海工及临港机械装备、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汽船配制造等主导产业。鼓励和支持在高新区等地建立“飞地经济”合作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五)加快推进制造业小微园区建设。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延伸产业链,统筹引导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开发建设一批特色制造业小微企业园,全市各县(区)、功能区至少新建1个以上制造业小微企业园,其中高新区、定海、普陀新建2个以上。推行小微企业园建设用地弹性出让制度,允许弹性确定出让年限。结合低效企业整治,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建设小微企业园,引导园区外小微企业向小微企业园集聚,鼓励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对通过省级审核认定的新建制造业小微企业园给予一定奖励,到2026年制造业小微企业园达到18个。(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资源规划局、市财政局)
三、招大扶强,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六)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着力构建形成“155”制造业产业体系,突出石化新材料一大核心产业引领,强化船舶、水产、海洋电子、清洁能源及装备、现代航空等五大主导产业支撑,推进螺杆、汽配、石化装备、船舶配件、粮油加工等五个特色产业发展,抓好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谋求“光芯屏端网”等新兴产业培育突破。到2026年,形成一个千亿级主导产业、多个百亿级特色产业的海洋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七)加强产业招商引资。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的通知》等要求,强化领导带头招商,加大激惩力度。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制造业产业合作和产业链招商服务。每年新招引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投促中心、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八)落实项目服务。强化土地、用能、排放、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对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建立“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推进计划”的工作体系,服务助推项目落地建设。每年新招引项目落地率达到50%以上,当年落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超过10%。(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投促中心、市经信局、市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
(九)支持企业加大产业投资。每年选择一批总投资亿元以上的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强链补链延链、产业协同创新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或替代进口产业化、工业强基工程投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四、梯度培育,推动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
(十)推进企业梯度培育。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完善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质量效益好、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上规发展,优先将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专精特新小微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重点帮扶和靶向培育。加快新建项目投产入规,稳住存量,做好规上企业“防退规”。对“首升规”工业企业(包括软件企业),第一年给予专项资金奖励,第二年第三年未退规的,再在第三年一次性给予稳规激励。对“小升规”企业实施的技改项目可择优在升规后连续3年给予一定奖补。对“小升规”企业在升规后3年内暂缓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对于下规企业3年内给予工业企业综合评价降一档。对“小升规”工作成效显著的区块在专项资金分配时予以倾斜。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对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重点培育企业给予专项奖励。支持企业挂牌上市,大力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对以上市挂牌为目标的股改给予费用奖补;进一步加大对企业上市、挂牌新三板、募投资金落地、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奖补政策力度。(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
(十一)推动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型。支持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改造,对市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点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等给予专项奖补。统筹市级工业和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全市水产品精深加工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和研发。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标杆企业、制造业“云上企业”等数字化项目给予奖励和补助。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制造产品、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节水型企业等给予奖励和补助。(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十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对获评各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新产品(新技术)、浙江制造精品、省数字经济“五新”优秀案例、国家及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等创新项目给予奖励。加大大院名校科研成果招引和转化力度,发挥高能级平台引聚作用,新引进高科技制造业企业150家以上。实施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行动,加快东海实验室、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材料所岱山中试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对获得国际、国内和省内首台(套)装备认定的零部件产品及省清单引导标准认定的首台(套)装备予以奖励。大力实施企业素质提升计划,支持开展企业家、管理人员的培训。支持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业创新大赛,支持相关企业和机构开展工业设计创新。鼓励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对获评省级管理对标提升标杆企业的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五、围绕数字化改革,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十三)全面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数字化改革,建成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分行业建设产业大脑,拓展场景应用,搭建新智造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新智造标杆区域和集群。到2026年实现建设“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0家以上。对企业投资项目纳入数字经济系统、企业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细分行业产业大脑等应用运营的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十四)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大力发展“光芯屏端网”、海洋通信、海洋大数据等新兴海洋数字产业。软件企业上规享受工业企业上规同等奖励。电子信息企业营收首次达到一定规模、入选省电子信息百家重点企业、产品被评定为省级首版次软件产品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到2026年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六、强化保障,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
(十五)强化组织领导。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并落实工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商涉及全市工业发展重大事项。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各区块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加强督查考核,定期通报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加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最佳实践、典型经验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制高办)
(十六)强化用地保障。优化产业项目用地审批,将80亩以下产业用地审批权限下放至各区块。实施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严格保护控制线内的工业用地及发展备用地,原则上工业用地有机更新只能“退二进二”“退二优二”。支持企业利用现有政策加快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定海(含金塘)、普陀(含六横)、岱山每年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30%,全市重点平台区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用于工业。全面实施“标准地”,推广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和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供地方式,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优先保障新招引项目、市重点工业企业的重大技改项目用地和小微园项目用地,对市级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进一步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市产业平台新建工业项目建筑容积率原则上不低于1.5。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等相关规定前提下,支持企业提高容积率,对企业在自有工业用地上新建、扩建生产性用房或利用地下空间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并减免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通过建立“飞地经济”合作区,将招商引资等过程中因建设用地指标限制、功能区位不同、资源环境制约、规划或产业配套限制等原因不宜在引进区块实施的项目转到承接区域,财税收入分享比例可协商确定,利益分享占比高的区块牵头落实企业服务。(责任单位: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十七)强化能耗资源配置。全面落实原料用能抵扣政策,原料用煤、用油、用气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按照国家先立后破及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在国家化工、化纤、印染行业产能置换政策未出台前,暂缓实施3个行业产能置换,从严把关新上项目。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0.52吨标准煤/万元的新上项目,在项目所在地确保完成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开辟节能审查绿色通道。实施区域能评2.0版,进一步优化能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十八)强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等支持力度,单列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规模,支持重点企业开展项目投资、并购重组,优化制造业企业融资期限匹配度,增加中长期贷款、技改贷款和信用贷款投放,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特种经营收费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创新“专精特新”企业信贷产品,积极探索推广各类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力争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稳中有升,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增长。探索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尽职免责制度,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舟山市中心支行、舟山银保监分局、市财政局)
(十九)强化人才保障。以制造业人才作为重点引进培育对象,落实《关于加快打造新时代海洋特色人才港的实施意见》,落地落实海洋领军人才高峰计划、实体领域人才虹吸计划、海洋菁英人才强基计划等相关政策举措,每年度按地方综合贡献度确定企业目录,对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兑现政府奖励,并提档兑现购房补贴、安家补贴。(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经信局)
(二十)强化公共服务。每年以服务券形式用于中小微企业购买第三方机构优质服务产品,支持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等平台发展,支持数字经济系统运维。支持开展企业码宣传推广、直播服务。支持降低工业企业货物物流费用。支持开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谋划、重大课题研究、企业管理诊断服务,支持企业参与工业领域重点展会、开展对口合作等国内外合作交流。(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本意见自2022年6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已出台市级相关政策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舟山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0日
来源:招商网络
舟山市加快打造海洋科技创新港塑造舟山优势
2024-08-02舟山市支持现代海洋旅游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5-10舟山市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通知
2024-03-31舟山市支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22贯彻落实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2023-11-13舟山市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04-26舟山市推动自贸试验区国际海事服务产业发展
2022-10-28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04-26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第二批重大谋划产业方向的通知
2020-03-24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项目谋划争取落地工作的通知
2020-03-24